第455章 抚松 暂代知县
胡子本以为对面只是个普通的棒槌伙子,放两枪吓唬吓唬,对方就乖乖把人参交出来了。
哪成想啊,他们遇上的,竟然是训练有素的曲家护卫和炮手。
众人手中都有枪,听见不对,立刻就找了大树、倒木等藏身其后,紧接着便朝喊话的方向一顿乱枪。
混乱中,一个胡子被子弹打中倒地,其他胡子一看,坏了,点子太硬,扎手。
这伙儿胡子人数不多,用的枪也不行,都是些老洋炮。
想也知道,但凡有点儿能耐的,还至于拦路抢劫棒槌伙子么?
就在这个时候,胡子身后也传来的枪声,正是顺子带着大院的护卫,前来接应了。
这下好,胡子被前后夹击,顷刻间又死了俩。
本来就没几个人,这又损兵折将,领头的胡子一看不好,连忙招呼人撤离。
“不好,有接应的,点子太硬,快划。”
就这样,剩下的几个胡子,凭借他们对地形的熟悉,连忙跑了。
曲福带着人,跟顺子他们会合一处,继续往山下走。
至于曲绍扬,则是跟另外的护卫碰了面,依旧是跟在后面一里地左右往山下走。
回去路上,又遇到了两拨土匪拦路,都被曲家的护卫和炮手联合击退了。
就这样,在众人的一路护送下,曲绍扬和孟兰心带着人参王,摸黑下山。
“哎呀,你们这可算是回来了,干啥玩意儿在山里呆了这么久啊?
我和你爹在家里成天提心吊胆的,生怕你们进山有点儿啥意外。”陈氏一见儿子们回来,赶忙问道。
“娘,我们带了这么多人呢,不用担心。
那啥,家里有啥现成吃的么?我们从昨天下午就没吃东西了,一直到这时候。”
回到曲家大院,已经是后半夜,眼看着快要天亮了。众人都饥肠辘辘,曲绍扬便问道。
“有,厨房肯定有吃的,那啥,我这就安排人给你们做饭。”
不管啥时候,哪怕是大半夜呢,只要儿子饿了,肯定就有吃的,不行就现做,也必须有。
陈氏立刻领着人去了厨房,一阵忙活,弄了些饭菜。
众人都饿的狠了,也不管那些,唏哩呼噜吃了一顿,然后稍微收拾收拾,各自回去倒头就睡。
这一觉,直接睡到了中午,睡醒了正好再吃顿午饭。
然后曲绍扬把所有跟着进山的人都叫到一起,让曲福从账房支了银子。
给每个进山的伙计分一百两,算作是这趟陪他进山的酬劳。
那参王,曲绍扬根本不打算卖,可大家伙儿不能白白跟着他进山二十天,肯定要给点儿好处。
一个人分一百两银子,已经算是很不错了,这样大家伙儿都满意。
处理完这边的事,曲绍扬和孟兰心,带着那参包子,领着一众护卫,骑马返回城中。
回城第一件事,曲绍扬立刻召集定边军和山林巡察队,下令让他们进山剿匪。
奶奶个腿儿,这群胡子也太没眼色了,谁的东西都敢劫。
看起来,是这几年曲绍扬太仁慈了,给了这些土匪生存发展的机会。
既然如此,那就剿匪吧,最好把县城周围的土匪绺子都剿了,往后百姓也能安心点儿。
“你们可以扮做是进山放山的棒槌伙子,引他们上钩,然后再一网打尽。
反正一切都交给你们了,随你们怎么处理。
我只要结果,就是把县城周围的绺子,都给我平了。”曲绍扬直接跟巡察队的队长这么说。
巡察队的人都没问原因,直接领命带着人就走了。
然后经过一个多月的剿匪,现成周围大大小小的绺子,被剿灭了十多股,那些土匪的脑袋,直接挂城门上示众。
一时间,城中百姓拍手庆贺,绿林江湖则是闻风丧胆。
离着远一些的绺子全都夹起尾巴做人,或者干脆就往别的地方撤,尽量远离,避免麻烦。
转眼间就到了秋天,参园又要开始起货做货了。
双甸子这边不同于临江,此地是人工种植人参的主要地区。
当地有非常多的参户,城里的大户很多家里都有参地,甸子街上的买卖,也大部分与人参交易有关。
每年秋天起参做货的时候,这边家家户户起参刨参、刷参洗参、上锅蒸参、制成干货。
外地的一些人参老客纷至沓来,云集参乡,促成一桩桩人参交易。
当地人把起参做货叫做开锅,结束加工人参叫做扣锅。
人参开锅的这一天,参农们一边忙着刷水子,烧火蒸参,一边又忙着杀猪宰羊,置办酒席,招待家人及亲朋好友。
众人开怀畅饮,彻夜不眠,尽情地欢乐。
从开锅到扣锅,灶膛里的红火一直燃烧不准熄灭,锅里的参也不能停止,一直到蒸完。
前前后后少则十天,多则一个来月。
后来慢慢发展,每年一到开锅的时候,民众自动自发组织起来庆贺,被称作开锅节。
这几年本地参业蓬勃发展,当地一些大户组成了参会。
每到秋天,参会的成员聚在一起开会,根据今年的节气商定开锅节的时间。
以前参会都请大房子的会首,过来主持开锅节的仪式。
如今当地设立县治,韩家的势力退出双甸子周边,汤河口大房子也随之解散。
所以,今年的开锅节,参会请了曲绍扬来主持。曲绍扬推辞不掉,没办法,只好应了。
八月十六,是今年开锅节的日子。
这一天,街上张灯结彩,敲锣打鼓,人们载歌载舞,欢庆人参丰收。
小孩子们身穿红肚兜,头顶人参籽,扮做人参娃娃。
年轻的姑娘们身穿红袄绿裤,扮成棒槌姑娘,一些白胡子老汉手持索拨棍,充当老把头。
人们随着锣鼓的节奏,扭起来,唱起来,欢快的舞蹈,动人的歌声,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共同庆贺人参丰收。
曲家今年有做货的人参一千五百丈,其中一部分在西岗,另一部分就在曲家大院附近。
这么多做货的参,自然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一下子全都起回来。
那样根本就加工不迭,人参起出来,加工太慢,容易回浆不压秤。
所以孟兰心跟曲绍扬商议,今年得分批往回起参,加工的差不多了,再起下一批。
这么多人参,光凭着自家的长工伙计肯定干不完,所以每到这个时候,还要雇一批短工。
曲福领着伙计们成天在地里忙活着起参,孟兰心和翡翠则是领着丫头媳妇们,在家里刷参蒸参。
就这么,一直忙活了一个来月,今年得人参总算加工完成了。
与此同时,县城的建设也基本到尾声,县衙、城墙都已经修建完成。
五个城门上的题词,曲绍扬专门请的书法大家题字,又找能工巧匠拓印制作。
因县城外马鹿沟上下有两片大草甸子,所以之前这里就起名叫双甸子。
最开始设县城的时候,上面的意思,暂时起名就叫双甸县。
等县城建完,曲绍扬上奏朝廷,请求将双甸改名为抚松。
抚,乃镇抚平定之意,松是因为其位于松江上游。
因此地游民杂居、土匪糜集、政务殷繁、动滋交涉,因此,取名抚松,既镇抚平定松江流域之意。
十月末,朝廷的旨意到了,同意将双甸县改名为抚松,归属于奉天省东边道管辖。
同时,委派曲绍扬暂代知县一职,维持县域治安,发展民生,使百姓生活安定,不再受土匪侵扰。
朝廷的旨意都下来了,曲绍扬能咋办?知县就知县吧,有活干就行。
反正只是暂代,估计等过了年,吏部擢选考核官吏后,就会正式选派知县到任了。
县衙下设三班六房,曲绍扬通过运作,将李政文安排进了县衙任主簿。
其他衙役、班头、巡捕营等处的人员,多数也都是曲绍扬委派。
再配合山林巡察队、民团保安队等,维护当地治安。
抚松是濛江到塔甸,临江到桦树甸子等地的交通要道,也是木材和人参等主要土特产的集中、疏散地。
每到冬季,大量的人参成货集中到此,再转运到临江、营口、大连、天津等地。
夏季大批的木材装上黄烟、线麻、苏子、芝麻、中药材等,水运到吉林城。
可以说,当地是人参客商洽谈生意,木帮编排歇脚的重要地点。
以前因为本地土匪流民多,治安难以保证,很多大客商都不敢过来,当地经济发展缓慢。
如今县城设立,曲绍扬特地安排了人,到奉天、吉林城、营口等地宣传,进行招商,给予优惠政策。
同时,曲家名下的货栈、烧锅、粉坊、药坊、糕点铺子、酱园等买卖,也过来开设了分店等。
这番宣传之下,外地好多客商都纷纷来抚松做生意。
随着县城的正式落成,城中人口随之骤增,房屋数量增多,街市等也逐渐成型。
同时,曲绍扬还在县城大北关建起了学堂,招收适龄的儿童入学。
一时间,抚松地区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当地人提起来曲绍扬,皆是各种夸赞,称他给当地办了件大好事。
曲绍扬暂代知县,处理一县的政务,有什么不太明白的,就写信去请教陈允哲或者张锡銮。
有这二人在背后帮忙出谋划策,曲绍扬在政务方面,也是越来越得心应手。
小雪大雪,又是一年,转眼间,己亥年过去,庚子年来到。
还没等出正月呢,直鲁一带义和团的口号、揭帖等传入辽南。
旅大、营口一带出现义和团,拆毁沙俄占区港口附近的铁路,切断对外通信电线,号召筑港工人“扶保中华,逐去外洋。”
大批民众习拳练武,准备逐杀洋人。
三月初,灯塔附近煤矿的村民掀起了反占地、反掠夺矿藏的抗击沙俄斗争,迫使煤矿沙俄总办不得不按地给价。
三月中,田庄台、营口两地义和团会合,集会三大庙。
火烧洋教会开的赌铺,攻打远东洋行,捣毁双台子、高平、胡家等地的洋教堂。
义和团运动由南到北发展,在四月初,吉林城、长春城等地,也出现了义和团运动。
此时的吉林将军延茂奉调入京,之前受清廷委派,在吉林稽查练兵事宜的长顺,再次接任吉林将军一职。
曲绍扬此时已卸去抚松知县一职,带人前往濛江,主持濛江设治一事。
孟兰心身怀六甲,回临江生产坐月子。
得知义和团消息后,曲绍扬立刻命人送信回临江,让陈秀芸派人保护好安德斯等人。
同时,派人前往奉天和吉林城的施医院,将在那儿学习的孩子们,全部接回来。
还有营口、奉天、辽阳等地的商铺,也传令让各处管事,尽快处理货物、关闭商铺,撤回临江城。
另一边,曲绍扬也赶紧给林玉环送信,让她尽早关闭在吉林、长春各地的商铺,所有人立刻撤回临江或者抚松、濛江地区。
林玉环虽然不理解曲绍扬这么做的用意,却坚决执行命令。
于是她带着人,用最短的时间,处理好一切事情,然后带着人来到濛江,跟曲绍扬会合一处。
五月,沙俄为了镇压东北义和团运动,以保护东清铁路为名,肆意将东清铁路护路队,扩编至七千人,并配备炮连。
随后,沙俄边防独立兵团参谋长萨哈罗夫又将护路队扩充到一万一千人。
五月十八,沙俄集结军队一千七百人,从旅顺乘军舰入侵天津,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五月二十五,清廷发布对外宣战和招抚义和团的谕旨。
五月二十七,清廷命奉天将军增祺迅速召集民团。
如沙俄再有调运军队之事,立刻将关外铁路拆毁,并令蒙古各王公赶紧简练军队,以备调遣。
五月三十,奉天义和团拆毁辽阳附近铁路、桥梁,以阻止旅大沙俄军队北进。
沙俄政府宣布关东州进入战争状态。六月初二,东清铁道建设局沙俄方局长发布撤退命令,中止铁路工程施工。
同时,沙俄财政大臣维特,命令东清铁路总工程师茹格维志转告清廷东北三位将军。
如果能将本地区义和团运动镇压下去,沙俄方面会给他们每个人十万两白银,约折合十五万卢布的酬金。
同一天,清廷传令东北三位将军,根据本省情况,分练义和团,以资战争。
奉天将军增祺,立刻传令各地,积极训练民团,随时听候调用。
曲绍扬也接到了上级命令,暂停濛江设治一事,立刻整合定边军,随时准备开战。
(本章完)
胡子本以为对面只是个普通的棒槌伙子,放两枪吓唬吓唬,对方就乖乖把人参交出来了。
哪成想啊,他们遇上的,竟然是训练有素的曲家护卫和炮手。
众人手中都有枪,听见不对,立刻就找了大树、倒木等藏身其后,紧接着便朝喊话的方向一顿乱枪。
混乱中,一个胡子被子弹打中倒地,其他胡子一看,坏了,点子太硬,扎手。
这伙儿胡子人数不多,用的枪也不行,都是些老洋炮。
想也知道,但凡有点儿能耐的,还至于拦路抢劫棒槌伙子么?
就在这个时候,胡子身后也传来的枪声,正是顺子带着大院的护卫,前来接应了。
这下好,胡子被前后夹击,顷刻间又死了俩。
本来就没几个人,这又损兵折将,领头的胡子一看不好,连忙招呼人撤离。
“不好,有接应的,点子太硬,快划。”
就这样,剩下的几个胡子,凭借他们对地形的熟悉,连忙跑了。
曲福带着人,跟顺子他们会合一处,继续往山下走。
至于曲绍扬,则是跟另外的护卫碰了面,依旧是跟在后面一里地左右往山下走。
回去路上,又遇到了两拨土匪拦路,都被曲家的护卫和炮手联合击退了。
就这样,在众人的一路护送下,曲绍扬和孟兰心带着人参王,摸黑下山。
“哎呀,你们这可算是回来了,干啥玩意儿在山里呆了这么久啊?
我和你爹在家里成天提心吊胆的,生怕你们进山有点儿啥意外。”陈氏一见儿子们回来,赶忙问道。
“娘,我们带了这么多人呢,不用担心。
那啥,家里有啥现成吃的么?我们从昨天下午就没吃东西了,一直到这时候。”
回到曲家大院,已经是后半夜,眼看着快要天亮了。众人都饥肠辘辘,曲绍扬便问道。
“有,厨房肯定有吃的,那啥,我这就安排人给你们做饭。”
不管啥时候,哪怕是大半夜呢,只要儿子饿了,肯定就有吃的,不行就现做,也必须有。
陈氏立刻领着人去了厨房,一阵忙活,弄了些饭菜。
众人都饿的狠了,也不管那些,唏哩呼噜吃了一顿,然后稍微收拾收拾,各自回去倒头就睡。
这一觉,直接睡到了中午,睡醒了正好再吃顿午饭。
然后曲绍扬把所有跟着进山的人都叫到一起,让曲福从账房支了银子。
给每个进山的伙计分一百两,算作是这趟陪他进山的酬劳。
那参王,曲绍扬根本不打算卖,可大家伙儿不能白白跟着他进山二十天,肯定要给点儿好处。
一个人分一百两银子,已经算是很不错了,这样大家伙儿都满意。
处理完这边的事,曲绍扬和孟兰心,带着那参包子,领着一众护卫,骑马返回城中。
回城第一件事,曲绍扬立刻召集定边军和山林巡察队,下令让他们进山剿匪。
奶奶个腿儿,这群胡子也太没眼色了,谁的东西都敢劫。
看起来,是这几年曲绍扬太仁慈了,给了这些土匪生存发展的机会。
既然如此,那就剿匪吧,最好把县城周围的土匪绺子都剿了,往后百姓也能安心点儿。
“你们可以扮做是进山放山的棒槌伙子,引他们上钩,然后再一网打尽。
反正一切都交给你们了,随你们怎么处理。
我只要结果,就是把县城周围的绺子,都给我平了。”曲绍扬直接跟巡察队的队长这么说。
巡察队的人都没问原因,直接领命带着人就走了。
然后经过一个多月的剿匪,现成周围大大小小的绺子,被剿灭了十多股,那些土匪的脑袋,直接挂城门上示众。
一时间,城中百姓拍手庆贺,绿林江湖则是闻风丧胆。
离着远一些的绺子全都夹起尾巴做人,或者干脆就往别的地方撤,尽量远离,避免麻烦。
转眼间就到了秋天,参园又要开始起货做货了。
双甸子这边不同于临江,此地是人工种植人参的主要地区。
当地有非常多的参户,城里的大户很多家里都有参地,甸子街上的买卖,也大部分与人参交易有关。
每年秋天起参做货的时候,这边家家户户起参刨参、刷参洗参、上锅蒸参、制成干货。
外地的一些人参老客纷至沓来,云集参乡,促成一桩桩人参交易。
当地人把起参做货叫做开锅,结束加工人参叫做扣锅。
人参开锅的这一天,参农们一边忙着刷水子,烧火蒸参,一边又忙着杀猪宰羊,置办酒席,招待家人及亲朋好友。
众人开怀畅饮,彻夜不眠,尽情地欢乐。
从开锅到扣锅,灶膛里的红火一直燃烧不准熄灭,锅里的参也不能停止,一直到蒸完。
前前后后少则十天,多则一个来月。
后来慢慢发展,每年一到开锅的时候,民众自动自发组织起来庆贺,被称作开锅节。
这几年本地参业蓬勃发展,当地一些大户组成了参会。
每到秋天,参会的成员聚在一起开会,根据今年的节气商定开锅节的时间。
以前参会都请大房子的会首,过来主持开锅节的仪式。
如今当地设立县治,韩家的势力退出双甸子周边,汤河口大房子也随之解散。
所以,今年的开锅节,参会请了曲绍扬来主持。曲绍扬推辞不掉,没办法,只好应了。
八月十六,是今年开锅节的日子。
这一天,街上张灯结彩,敲锣打鼓,人们载歌载舞,欢庆人参丰收。
小孩子们身穿红肚兜,头顶人参籽,扮做人参娃娃。
年轻的姑娘们身穿红袄绿裤,扮成棒槌姑娘,一些白胡子老汉手持索拨棍,充当老把头。
人们随着锣鼓的节奏,扭起来,唱起来,欢快的舞蹈,动人的歌声,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共同庆贺人参丰收。
曲家今年有做货的人参一千五百丈,其中一部分在西岗,另一部分就在曲家大院附近。
这么多做货的参,自然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一下子全都起回来。
那样根本就加工不迭,人参起出来,加工太慢,容易回浆不压秤。
所以孟兰心跟曲绍扬商议,今年得分批往回起参,加工的差不多了,再起下一批。
这么多人参,光凭着自家的长工伙计肯定干不完,所以每到这个时候,还要雇一批短工。
曲福领着伙计们成天在地里忙活着起参,孟兰心和翡翠则是领着丫头媳妇们,在家里刷参蒸参。
就这么,一直忙活了一个来月,今年得人参总算加工完成了。
与此同时,县城的建设也基本到尾声,县衙、城墙都已经修建完成。
五个城门上的题词,曲绍扬专门请的书法大家题字,又找能工巧匠拓印制作。
因县城外马鹿沟上下有两片大草甸子,所以之前这里就起名叫双甸子。
最开始设县城的时候,上面的意思,暂时起名就叫双甸县。
等县城建完,曲绍扬上奏朝廷,请求将双甸改名为抚松。
抚,乃镇抚平定之意,松是因为其位于松江上游。
因此地游民杂居、土匪糜集、政务殷繁、动滋交涉,因此,取名抚松,既镇抚平定松江流域之意。
十月末,朝廷的旨意到了,同意将双甸县改名为抚松,归属于奉天省东边道管辖。
同时,委派曲绍扬暂代知县一职,维持县域治安,发展民生,使百姓生活安定,不再受土匪侵扰。
朝廷的旨意都下来了,曲绍扬能咋办?知县就知县吧,有活干就行。
反正只是暂代,估计等过了年,吏部擢选考核官吏后,就会正式选派知县到任了。
县衙下设三班六房,曲绍扬通过运作,将李政文安排进了县衙任主簿。
其他衙役、班头、巡捕营等处的人员,多数也都是曲绍扬委派。
再配合山林巡察队、民团保安队等,维护当地治安。
抚松是濛江到塔甸,临江到桦树甸子等地的交通要道,也是木材和人参等主要土特产的集中、疏散地。
每到冬季,大量的人参成货集中到此,再转运到临江、营口、大连、天津等地。
夏季大批的木材装上黄烟、线麻、苏子、芝麻、中药材等,水运到吉林城。
可以说,当地是人参客商洽谈生意,木帮编排歇脚的重要地点。
以前因为本地土匪流民多,治安难以保证,很多大客商都不敢过来,当地经济发展缓慢。
如今县城设立,曲绍扬特地安排了人,到奉天、吉林城、营口等地宣传,进行招商,给予优惠政策。
同时,曲家名下的货栈、烧锅、粉坊、药坊、糕点铺子、酱园等买卖,也过来开设了分店等。
这番宣传之下,外地好多客商都纷纷来抚松做生意。
随着县城的正式落成,城中人口随之骤增,房屋数量增多,街市等也逐渐成型。
同时,曲绍扬还在县城大北关建起了学堂,招收适龄的儿童入学。
一时间,抚松地区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当地人提起来曲绍扬,皆是各种夸赞,称他给当地办了件大好事。
曲绍扬暂代知县,处理一县的政务,有什么不太明白的,就写信去请教陈允哲或者张锡銮。
有这二人在背后帮忙出谋划策,曲绍扬在政务方面,也是越来越得心应手。
小雪大雪,又是一年,转眼间,己亥年过去,庚子年来到。
还没等出正月呢,直鲁一带义和团的口号、揭帖等传入辽南。
旅大、营口一带出现义和团,拆毁沙俄占区港口附近的铁路,切断对外通信电线,号召筑港工人“扶保中华,逐去外洋。”
大批民众习拳练武,准备逐杀洋人。
三月初,灯塔附近煤矿的村民掀起了反占地、反掠夺矿藏的抗击沙俄斗争,迫使煤矿沙俄总办不得不按地给价。
三月中,田庄台、营口两地义和团会合,集会三大庙。
火烧洋教会开的赌铺,攻打远东洋行,捣毁双台子、高平、胡家等地的洋教堂。
义和团运动由南到北发展,在四月初,吉林城、长春城等地,也出现了义和团运动。
此时的吉林将军延茂奉调入京,之前受清廷委派,在吉林稽查练兵事宜的长顺,再次接任吉林将军一职。
曲绍扬此时已卸去抚松知县一职,带人前往濛江,主持濛江设治一事。
孟兰心身怀六甲,回临江生产坐月子。
得知义和团消息后,曲绍扬立刻命人送信回临江,让陈秀芸派人保护好安德斯等人。
同时,派人前往奉天和吉林城的施医院,将在那儿学习的孩子们,全部接回来。
还有营口、奉天、辽阳等地的商铺,也传令让各处管事,尽快处理货物、关闭商铺,撤回临江城。
另一边,曲绍扬也赶紧给林玉环送信,让她尽早关闭在吉林、长春各地的商铺,所有人立刻撤回临江或者抚松、濛江地区。
林玉环虽然不理解曲绍扬这么做的用意,却坚决执行命令。
于是她带着人,用最短的时间,处理好一切事情,然后带着人来到濛江,跟曲绍扬会合一处。
五月,沙俄为了镇压东北义和团运动,以保护东清铁路为名,肆意将东清铁路护路队,扩编至七千人,并配备炮连。
随后,沙俄边防独立兵团参谋长萨哈罗夫又将护路队扩充到一万一千人。
五月十八,沙俄集结军队一千七百人,从旅顺乘军舰入侵天津,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五月二十五,清廷发布对外宣战和招抚义和团的谕旨。
五月二十七,清廷命奉天将军增祺迅速召集民团。
如沙俄再有调运军队之事,立刻将关外铁路拆毁,并令蒙古各王公赶紧简练军队,以备调遣。
五月三十,奉天义和团拆毁辽阳附近铁路、桥梁,以阻止旅大沙俄军队北进。
沙俄政府宣布关东州进入战争状态。六月初二,东清铁道建设局沙俄方局长发布撤退命令,中止铁路工程施工。
同时,沙俄财政大臣维特,命令东清铁路总工程师茹格维志转告清廷东北三位将军。
如果能将本地区义和团运动镇压下去,沙俄方面会给他们每个人十万两白银,约折合十五万卢布的酬金。
同一天,清廷传令东北三位将军,根据本省情况,分练义和团,以资战争。
奉天将军增祺,立刻传令各地,积极训练民团,随时听候调用。
曲绍扬也接到了上级命令,暂停濛江设治一事,立刻整合定边军,随时准备开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