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逃离
清晨六点十五分,灰白色的雾气还笼罩着罗斯林街区的红砖建筑。
一辆军用卡车撞开用轿车和家具构建的街垒,碾过满地的玻璃渣,在空荡的街道上发出刺耳的轰鸣声。
卡车每开一段距离,就有几名穿白色防护服的士兵跳下车,挨家挨户的敲门。
一来发放些生活物资,二来检查有没有人员死亡。
若发现有人死亡,士兵们就打开黑色的收尸袋,把尸体装进去,送往火葬场。
至于死的是谁,什么身份,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
士兵们在摇晃的卡车车厢内向外扫视,街道两侧的建筑窗户就像一双双空洞的眼睛,沉默地注视着这群“死亡使者“。
封控以来,暴力袭击和反抗的事已经屡见不鲜。上门的警卫队士兵也算有些经验。
卡车上会留两个人,负责操控机枪和车辆,一旦有事也是个后备。负责清理的人至少两人一组,全副武装,彼此有个照应。
不同组之间用无线电联系,确保一组遇到麻烦,其他组还能予以支援,必要时直接开火。
现在是封控第八天,一队武装士兵停在罗斯林街区某栋五层公寓外。
带队的中士看了眼楼层就觉着风险太大,放弃进去查看,转而朝车厢内的士兵们喊道:
“把补给丢在楼下,让楼里的幸存者自己清点人数,自己搬尸体出来。”
士兵们乐得轻松,更懒得进公寓内,拿着电喇叭开始呼喊,让楼里的人自己出来。
不一会的功夫,楼内出来两个面容憔悴的男人,用简易担架抬着一具尸体出来。
——
清晨的雾气中,周青峰低垂着头,亚裔面孔显得人畜无害,还带着刻意维持的麻木表情。
他抬着担架前端的双手微微颤抖,不是出于恐惧,而是为了完美演绎一个被疫情折磨的幸存者形象。
担架上覆盖着发黄的床单,隐约勾勒出一具消瘦尸体的轮廓。
眼镜男在后头佝偻着背,镜片上凝结的水汽模糊了他闪烁的眼神。他们像两只温顺的羔羊,迈着机械的步伐走向军用卡车。
卡车后厢敞开着,露出里面几具黑色尸袋和十几筐鲜红的番茄,在灰暗的晨色中红得刺眼。
“动作放慢!我知道你们都有怨气,我也有。“带队中士的声音透过防护面罩显得沉闷失真。
他的步枪保险发出清脆的“咔嗒“声,食指始终悬在扳机护圈外,极为警惕。
“手放在我看得见的地方。别抱怨,别抗议,把尸体装进裹尸袋,拿走属于你们的每日补给。“
周青峰动作缓慢地将担架放在卡车旁。他掀起被单时,故意让士兵们看清死者青紫色的面容。
那确实是一具因病毒而亡的尸体,凹陷的眼窝和嘴角的血痂都无比真实。
“补给只有番茄?就没点肉类和主食?“
眼镜男用恰到好处的虚弱语气问道,同时和周青峰一起将尸体小心地装入尸袋。
“知足吧,至少还没烂。“一个士兵冷笑道。透过起雾的面罩,能看到他眼下浓重的黑眼圈。
士兵们双手持枪,透过防护服的透明面罩,冷漠的注视抬尸体的两人。
周青峰装好尸体,抬上卡车,又从卡车上抬下几筐的补给,顺带默默数着:六个士兵,一个在驾驶室,一个在车头,四个在警戒。
带队中士喊了声‘够了’,两人停止动作。
直到此刻,一切都还很正常。士兵们心头紧绷的神经有些放松,纷纷上车,准备向前开。
带队中士看着周青峰返回公寓走,方才闭合步枪保险,打开车门,要上副驾驶的位置。
但在车门打开的瞬间,周青峰突然像鬼魅般转身,朝带队中士窜了过去。
整体式防护服提供了非常好的病毒隔离,但严重限制了穿戴的听觉和视觉。
中士还没上车,后脑就挨了重重一记,当场晕了过去。周青峰顺势夺枪,朝后车厢移动。
‘眼镜男’动作慢些,但他抓了一支手枪,几步跑回来,枪口指着开车的士兵,低喝道:“别动,别喊,别有任何多余动作。”
公寓大门突然洞开,几个手持武器的男人带着满身怒气冲出。他们分工明确——两人控制驾驶室,三人扑向后车厢。
车厢内的士兵没来得及反应,就看到刚刚格外温顺的亚裔抬尸人据枪瞄准自己,冷冷的喝道:
“举起双手,保持安静,别让我过激。接下来我们要做个换装游戏,配合一下。”
——
戴眼镜的菲力是米国国务院负责外交事务的公务员,办公地点在华盛顿特区西北的雾谷。
一身肌肉的奥尔诺来自海军陆战队,目前是五角大楼工作,能驾驶米军现役的多款直升机。
年龄大些的鲁比来自国际开发署,刚刚因为新总统的上台而失业。他了解米国政府内所有运作体系,人脉相当广。
队伍里还有几个男人,统一的特点就是家住罗斯林街区,都是高级公务人员,且家里或多或少都有急需获得救治的病人。
这些男人凑在一起,于是有了袭击国民警卫队的举动。
拿下军用卡车后,陆战队出身的奥尔诺就开始掐表,高声喊道:“三分钟,我们只有三分钟。
路口的哨卡每五分钟就会呼叫外出的卡车,一旦发现不对,他们很快会反应过来。”
周青峰走到被打晕带队中士身边,两耳光将其扇醒,喝问道:“无线电口令是什么?”
公寓楼里涌出的十几号妇孺慌乱地爬上卡车,有人抱着啼哭的婴儿,有人搀扶着腿脚不便的老人。
他们的脸上混杂着恐惧和希望,惶恐不安的上车,企图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中士脸色阴沉地看着这一幕,咬牙道:“我能理解你们求生的本能,但你们四处乱跑只会让疫情更严重。
不同街区的人员车辆不能互通,你们抢了卡车也出不去。现在停下还来得及,我不会上报。”
周青峰的枪管抵在中士的额头上,声音冷得像冰:“说点有用的,别让你的血溅我一身。”
中士沉默了一瞬,最终妥协:“无线电口令是‘林肯’,回令是‘肯尼迪’。
但记住——这个口令只在本街区有用,一旦离开这里,你们立刻就会被拦下。”
三分钟。
这支临时拼凑的逃亡队伍只用了三分钟就全部挤上了卡车。
车厢里塞满了人,有人缩在角落发抖,有人死死攥住车厢边缘的扶手,像是怕被甩出去。
“所有人抓稳,待会肯定有些颠簸。”周青峰低声命令,随即抓起车载无线电。
果然,不到半分钟,无线电里传来警卫队排长的例行查岗:“b-7巡逻车,汇报情况。”
周青峰按下通话键,声音平静得毫无破绽:“林肯。”
短暂的沉默后,对方回应:“肯尼迪。继续巡逻。”
呼——车厢里有人长出一口气。
卡车再次启动,引擎低吼着转向,朝着封锁街区的铁丝网驶去。
铁丝网前百米处,周青峰一把抓起那支加装了消音器和acog瞄准镜的m4a1步枪,翻身跳下车。
陆战队的奥尔诺担心周青峰一个人忙不过来,主动陪他爬上路边一栋别墅的屋顶,抓着一副军用望远镜,朝四周观察。
屋顶视野开阔,能看清周围数百米的状况。周青峰单膝跪地,枪管稳稳架在奥尔诺的肩膀上。
“这破枪精度不行,你确定能打中?”奥尔诺皱眉。
周青峰没回答,只是调整呼吸,先瞄准铁丝网上布置的监控摄像头,又转向大概四百米外警卫队设立的哨塔。
“我没练过专门的狙击,只能说试试看吧。或者你来?”
奥尔诺摇头,“我是陆战队的直升机飞行员,不是陆战队的狙击手,我也没练过。”
噗!噗!噗!
三发点射,枪口只发出沉闷的爆响。
四百米外,哨塔上的警卫队士兵察觉子弹命中哨塔,瞬间趴倒,惊恐地大喊:“枪击,有人向我们开枪了!”
可士兵只顾趴下,连头都不敢抬,更别说寻找子弹来的方向。
“走!”没了哨塔盯着,逃亡自然更顺利。为节省时间,周青峰一把拽起奥尔诺,直接从两层半的楼顶跃下。
“fuck!”奥尔诺在半空中骂出声,落地时才发现自己像个娘们似的被周青峰横抱着,靠其两条粗壮大腿当缓冲,毫发无伤。
两人冲回卡车,车厢里的人紧张地望过来。
“铁丝网,撞过去!”周青峰低喝。
开车的陆军中校猛踩油门,军用卡车咆哮着加速,狠狠撞向封锁街区的铁丝网。
轰——!
铁丝网被硬生生撕开一道缺口,卡车碾过扭曲的金属,冲入下一个街区。
公共频道里,封锁附近街区的警卫队无线电瞬间炸开:“发生什么事?谁受到攻击?”
“哪个方向?哪个方向?!汇报啊,有人员死伤吗?”
“该死的,不要在无线电里乱喊,不要阻塞通讯频道。就没人能说清楚状况吗?”
——
军用卡车车体坚固,马力又大,刻意挑选警卫队防守薄弱处发起突围冲击。
戴眼镜的菲力从车窗探出头,死死盯着天空,突然大喊:“快点,快点,天上有无人机!我们很快会被盯上的!”
周青峰抓起对讲机,声音冷静:“露西,我是维克多。该出发了。”
托马斯家的车库门猛地打开,露西一脚油门踩下,皮卡咆哮着冲出。
汉默老头坐在副驾驶,手里攥着一把霰弹枪,莫名其妙的问道:“我们这是要去哪里?”
趁着警卫队的指挥人员还没反应过来,两辆车在‘罗斯林’地铁站入口汇合。
这会,国民警卫队的无人机已经飞了过来,像黑色机械昆虫悬停在半空。
机腹的高清摄像头像冷酷的复眼,死死锁定着地铁站入口每一个移动的人影。
下车时,露西扶着自己爷爷,看到周青峰从军用卡车跳下,心里稍稍安心,问了句:“行动计划是什么?”
周青峰从皮卡后厢拖出一辆满载的手推车。车上的物资捆扎得严严实实,金属轮毂在瓷砖地面上碾出刺耳的摩擦声。
“没有计划。”周青峰答道,“只有一条四十年前就被遗忘的路。”
华盛顿特区及其周边的地铁已经停运,地铁站里空荡荡的。一行人下来,脚步声反复回响。
周青峰从胸前口袋掏出简化过的路线图,对着手电光快速扫视,随即指向幽深的隧道:
“五角大楼站方向,中途转入j-12维修通道——如果它还没塌的话。”
一行人多有老弱,本就重病体虚,但此刻只能咬牙坚持,进入地铁轨道后,沿着铁轨行走。
“不行了……再走会死人的……”露西跪扶着自己爷爷,回头看看其他人,老弱妇孺基本东倒西歪。
婴儿的啼哭、老人压抑的咳嗽、女人们发抖的抽泣,在隧道里交织成绝望的合奏。
“我去探路。”周青峰抓起手电筒,“谁跟我来?”
几个当过兵的立马出列,跟着他一起,走进隧道的黑暗中。
走了大概几百米,陆军中校忽然停步说道:“三百二十七步……”
他手里的光束扫向右侧隧道壁,“j-12维修通道了,如果它真的存在,一定就在附近。”
墙面看似与其他部分无异,但手电斜照时,能看出砖块颜色略微发暗——这明显是修建后改动过。
周青峰从推车侧袋抽出一柄羊角锤,锤尖轻叩墙面。
咚咚——
空洞的回响让所有人瞳孔一缩。
“中校,你的腿比gps还准。”周青峰难得露出一丝笑意。锤子在他指间转了个圈。
陆军中校得意的说道:“计算步速步距是我的本能,到死都不会忘记。”
陆战队的奥尔诺抽出一柄匕首企图刮开砖缝,但随着水泥粉末簌簌落下,他忍不住骂道:“混凝土的,至于要用混凝土吗?”
——
周青峰掀开推车上的帆布,露出一个用旧衬衫包裹的方形物体。陆军中校闻到一股甜腻味。
“白炸弹?”
“改良版。”周青峰说道。封禁前他半路买的食材不但用来填饱肚子,还用来制造武器。
将白熬制成浆以后以3:7的比例混入硝酸钾以后就能制成爆速为3200米/秒的烈性炸药。
或者以2:8的比例混入氧化氯制成火箭弹发射药。
但周青峰没有硝酸钾,于是用硝酸铵替代。
后者是肥,多找几家带后院草坪的别墅,很容易就能从车库、杂物间、地下室找到。
融化的浆与硝酸铵结晶纠缠在一起。制作过程中有些分洒落在包裹的衣服上,闻起来味道怪怪的,像是某种邪恶的果。
周青峰没有雷管,只能用子弹引爆。他用羊角锤在墙面上凿出一个拳头大的洞,小心地将炸药包塞进去。
“退后二十米。”他给步枪上膛,“捂耳朵,张嘴——除非你们想当一辈子聋子。”
众人各自捂住自己耳朵,寻找掩体躲避即将爆发的气浪。他自己只能随手撕了点衣服布料把耳朵塞上,随后举起步枪朝炸药包射击。
砰.第一发子弹穿透包袱,只激起一小撮粉。白和硝酸铵都不是什么易爆物品。
第二发撕裂了衬衫布料,硝酸铵颗粒像沙漏般缓缓漏出。
第三发——轰!!!
爆炸的冲击波像一记重拳砸在所有人胸口。隧道顶部的尘埃暴雨般倾泻而下,而那堵墙……
在硝烟中露出了一个狰狞的、参差不齐的洞口。j-12维修通道内的黑暗正无声地凝视着外来之人。
(本章完)
清晨六点十五分,灰白色的雾气还笼罩着罗斯林街区的红砖建筑。
一辆军用卡车撞开用轿车和家具构建的街垒,碾过满地的玻璃渣,在空荡的街道上发出刺耳的轰鸣声。
卡车每开一段距离,就有几名穿白色防护服的士兵跳下车,挨家挨户的敲门。
一来发放些生活物资,二来检查有没有人员死亡。
若发现有人死亡,士兵们就打开黑色的收尸袋,把尸体装进去,送往火葬场。
至于死的是谁,什么身份,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
士兵们在摇晃的卡车车厢内向外扫视,街道两侧的建筑窗户就像一双双空洞的眼睛,沉默地注视着这群“死亡使者“。
封控以来,暴力袭击和反抗的事已经屡见不鲜。上门的警卫队士兵也算有些经验。
卡车上会留两个人,负责操控机枪和车辆,一旦有事也是个后备。负责清理的人至少两人一组,全副武装,彼此有个照应。
不同组之间用无线电联系,确保一组遇到麻烦,其他组还能予以支援,必要时直接开火。
现在是封控第八天,一队武装士兵停在罗斯林街区某栋五层公寓外。
带队的中士看了眼楼层就觉着风险太大,放弃进去查看,转而朝车厢内的士兵们喊道:
“把补给丢在楼下,让楼里的幸存者自己清点人数,自己搬尸体出来。”
士兵们乐得轻松,更懒得进公寓内,拿着电喇叭开始呼喊,让楼里的人自己出来。
不一会的功夫,楼内出来两个面容憔悴的男人,用简易担架抬着一具尸体出来。
——
清晨的雾气中,周青峰低垂着头,亚裔面孔显得人畜无害,还带着刻意维持的麻木表情。
他抬着担架前端的双手微微颤抖,不是出于恐惧,而是为了完美演绎一个被疫情折磨的幸存者形象。
担架上覆盖着发黄的床单,隐约勾勒出一具消瘦尸体的轮廓。
眼镜男在后头佝偻着背,镜片上凝结的水汽模糊了他闪烁的眼神。他们像两只温顺的羔羊,迈着机械的步伐走向军用卡车。
卡车后厢敞开着,露出里面几具黑色尸袋和十几筐鲜红的番茄,在灰暗的晨色中红得刺眼。
“动作放慢!我知道你们都有怨气,我也有。“带队中士的声音透过防护面罩显得沉闷失真。
他的步枪保险发出清脆的“咔嗒“声,食指始终悬在扳机护圈外,极为警惕。
“手放在我看得见的地方。别抱怨,别抗议,把尸体装进裹尸袋,拿走属于你们的每日补给。“
周青峰动作缓慢地将担架放在卡车旁。他掀起被单时,故意让士兵们看清死者青紫色的面容。
那确实是一具因病毒而亡的尸体,凹陷的眼窝和嘴角的血痂都无比真实。
“补给只有番茄?就没点肉类和主食?“
眼镜男用恰到好处的虚弱语气问道,同时和周青峰一起将尸体小心地装入尸袋。
“知足吧,至少还没烂。“一个士兵冷笑道。透过起雾的面罩,能看到他眼下浓重的黑眼圈。
士兵们双手持枪,透过防护服的透明面罩,冷漠的注视抬尸体的两人。
周青峰装好尸体,抬上卡车,又从卡车上抬下几筐的补给,顺带默默数着:六个士兵,一个在驾驶室,一个在车头,四个在警戒。
带队中士喊了声‘够了’,两人停止动作。
直到此刻,一切都还很正常。士兵们心头紧绷的神经有些放松,纷纷上车,准备向前开。
带队中士看着周青峰返回公寓走,方才闭合步枪保险,打开车门,要上副驾驶的位置。
但在车门打开的瞬间,周青峰突然像鬼魅般转身,朝带队中士窜了过去。
整体式防护服提供了非常好的病毒隔离,但严重限制了穿戴的听觉和视觉。
中士还没上车,后脑就挨了重重一记,当场晕了过去。周青峰顺势夺枪,朝后车厢移动。
‘眼镜男’动作慢些,但他抓了一支手枪,几步跑回来,枪口指着开车的士兵,低喝道:“别动,别喊,别有任何多余动作。”
公寓大门突然洞开,几个手持武器的男人带着满身怒气冲出。他们分工明确——两人控制驾驶室,三人扑向后车厢。
车厢内的士兵没来得及反应,就看到刚刚格外温顺的亚裔抬尸人据枪瞄准自己,冷冷的喝道:
“举起双手,保持安静,别让我过激。接下来我们要做个换装游戏,配合一下。”
——
戴眼镜的菲力是米国国务院负责外交事务的公务员,办公地点在华盛顿特区西北的雾谷。
一身肌肉的奥尔诺来自海军陆战队,目前是五角大楼工作,能驾驶米军现役的多款直升机。
年龄大些的鲁比来自国际开发署,刚刚因为新总统的上台而失业。他了解米国政府内所有运作体系,人脉相当广。
队伍里还有几个男人,统一的特点就是家住罗斯林街区,都是高级公务人员,且家里或多或少都有急需获得救治的病人。
这些男人凑在一起,于是有了袭击国民警卫队的举动。
拿下军用卡车后,陆战队出身的奥尔诺就开始掐表,高声喊道:“三分钟,我们只有三分钟。
路口的哨卡每五分钟就会呼叫外出的卡车,一旦发现不对,他们很快会反应过来。”
周青峰走到被打晕带队中士身边,两耳光将其扇醒,喝问道:“无线电口令是什么?”
公寓楼里涌出的十几号妇孺慌乱地爬上卡车,有人抱着啼哭的婴儿,有人搀扶着腿脚不便的老人。
他们的脸上混杂着恐惧和希望,惶恐不安的上车,企图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中士脸色阴沉地看着这一幕,咬牙道:“我能理解你们求生的本能,但你们四处乱跑只会让疫情更严重。
不同街区的人员车辆不能互通,你们抢了卡车也出不去。现在停下还来得及,我不会上报。”
周青峰的枪管抵在中士的额头上,声音冷得像冰:“说点有用的,别让你的血溅我一身。”
中士沉默了一瞬,最终妥协:“无线电口令是‘林肯’,回令是‘肯尼迪’。
但记住——这个口令只在本街区有用,一旦离开这里,你们立刻就会被拦下。”
三分钟。
这支临时拼凑的逃亡队伍只用了三分钟就全部挤上了卡车。
车厢里塞满了人,有人缩在角落发抖,有人死死攥住车厢边缘的扶手,像是怕被甩出去。
“所有人抓稳,待会肯定有些颠簸。”周青峰低声命令,随即抓起车载无线电。
果然,不到半分钟,无线电里传来警卫队排长的例行查岗:“b-7巡逻车,汇报情况。”
周青峰按下通话键,声音平静得毫无破绽:“林肯。”
短暂的沉默后,对方回应:“肯尼迪。继续巡逻。”
呼——车厢里有人长出一口气。
卡车再次启动,引擎低吼着转向,朝着封锁街区的铁丝网驶去。
铁丝网前百米处,周青峰一把抓起那支加装了消音器和acog瞄准镜的m4a1步枪,翻身跳下车。
陆战队的奥尔诺担心周青峰一个人忙不过来,主动陪他爬上路边一栋别墅的屋顶,抓着一副军用望远镜,朝四周观察。
屋顶视野开阔,能看清周围数百米的状况。周青峰单膝跪地,枪管稳稳架在奥尔诺的肩膀上。
“这破枪精度不行,你确定能打中?”奥尔诺皱眉。
周青峰没回答,只是调整呼吸,先瞄准铁丝网上布置的监控摄像头,又转向大概四百米外警卫队设立的哨塔。
“我没练过专门的狙击,只能说试试看吧。或者你来?”
奥尔诺摇头,“我是陆战队的直升机飞行员,不是陆战队的狙击手,我也没练过。”
噗!噗!噗!
三发点射,枪口只发出沉闷的爆响。
四百米外,哨塔上的警卫队士兵察觉子弹命中哨塔,瞬间趴倒,惊恐地大喊:“枪击,有人向我们开枪了!”
可士兵只顾趴下,连头都不敢抬,更别说寻找子弹来的方向。
“走!”没了哨塔盯着,逃亡自然更顺利。为节省时间,周青峰一把拽起奥尔诺,直接从两层半的楼顶跃下。
“fuck!”奥尔诺在半空中骂出声,落地时才发现自己像个娘们似的被周青峰横抱着,靠其两条粗壮大腿当缓冲,毫发无伤。
两人冲回卡车,车厢里的人紧张地望过来。
“铁丝网,撞过去!”周青峰低喝。
开车的陆军中校猛踩油门,军用卡车咆哮着加速,狠狠撞向封锁街区的铁丝网。
轰——!
铁丝网被硬生生撕开一道缺口,卡车碾过扭曲的金属,冲入下一个街区。
公共频道里,封锁附近街区的警卫队无线电瞬间炸开:“发生什么事?谁受到攻击?”
“哪个方向?哪个方向?!汇报啊,有人员死伤吗?”
“该死的,不要在无线电里乱喊,不要阻塞通讯频道。就没人能说清楚状况吗?”
——
军用卡车车体坚固,马力又大,刻意挑选警卫队防守薄弱处发起突围冲击。
戴眼镜的菲力从车窗探出头,死死盯着天空,突然大喊:“快点,快点,天上有无人机!我们很快会被盯上的!”
周青峰抓起对讲机,声音冷静:“露西,我是维克多。该出发了。”
托马斯家的车库门猛地打开,露西一脚油门踩下,皮卡咆哮着冲出。
汉默老头坐在副驾驶,手里攥着一把霰弹枪,莫名其妙的问道:“我们这是要去哪里?”
趁着警卫队的指挥人员还没反应过来,两辆车在‘罗斯林’地铁站入口汇合。
这会,国民警卫队的无人机已经飞了过来,像黑色机械昆虫悬停在半空。
机腹的高清摄像头像冷酷的复眼,死死锁定着地铁站入口每一个移动的人影。
下车时,露西扶着自己爷爷,看到周青峰从军用卡车跳下,心里稍稍安心,问了句:“行动计划是什么?”
周青峰从皮卡后厢拖出一辆满载的手推车。车上的物资捆扎得严严实实,金属轮毂在瓷砖地面上碾出刺耳的摩擦声。
“没有计划。”周青峰答道,“只有一条四十年前就被遗忘的路。”
华盛顿特区及其周边的地铁已经停运,地铁站里空荡荡的。一行人下来,脚步声反复回响。
周青峰从胸前口袋掏出简化过的路线图,对着手电光快速扫视,随即指向幽深的隧道:
“五角大楼站方向,中途转入j-12维修通道——如果它还没塌的话。”
一行人多有老弱,本就重病体虚,但此刻只能咬牙坚持,进入地铁轨道后,沿着铁轨行走。
“不行了……再走会死人的……”露西跪扶着自己爷爷,回头看看其他人,老弱妇孺基本东倒西歪。
婴儿的啼哭、老人压抑的咳嗽、女人们发抖的抽泣,在隧道里交织成绝望的合奏。
“我去探路。”周青峰抓起手电筒,“谁跟我来?”
几个当过兵的立马出列,跟着他一起,走进隧道的黑暗中。
走了大概几百米,陆军中校忽然停步说道:“三百二十七步……”
他手里的光束扫向右侧隧道壁,“j-12维修通道了,如果它真的存在,一定就在附近。”
墙面看似与其他部分无异,但手电斜照时,能看出砖块颜色略微发暗——这明显是修建后改动过。
周青峰从推车侧袋抽出一柄羊角锤,锤尖轻叩墙面。
咚咚——
空洞的回响让所有人瞳孔一缩。
“中校,你的腿比gps还准。”周青峰难得露出一丝笑意。锤子在他指间转了个圈。
陆军中校得意的说道:“计算步速步距是我的本能,到死都不会忘记。”
陆战队的奥尔诺抽出一柄匕首企图刮开砖缝,但随着水泥粉末簌簌落下,他忍不住骂道:“混凝土的,至于要用混凝土吗?”
——
周青峰掀开推车上的帆布,露出一个用旧衬衫包裹的方形物体。陆军中校闻到一股甜腻味。
“白炸弹?”
“改良版。”周青峰说道。封禁前他半路买的食材不但用来填饱肚子,还用来制造武器。
将白熬制成浆以后以3:7的比例混入硝酸钾以后就能制成爆速为3200米/秒的烈性炸药。
或者以2:8的比例混入氧化氯制成火箭弹发射药。
但周青峰没有硝酸钾,于是用硝酸铵替代。
后者是肥,多找几家带后院草坪的别墅,很容易就能从车库、杂物间、地下室找到。
融化的浆与硝酸铵结晶纠缠在一起。制作过程中有些分洒落在包裹的衣服上,闻起来味道怪怪的,像是某种邪恶的果。
周青峰没有雷管,只能用子弹引爆。他用羊角锤在墙面上凿出一个拳头大的洞,小心地将炸药包塞进去。
“退后二十米。”他给步枪上膛,“捂耳朵,张嘴——除非你们想当一辈子聋子。”
众人各自捂住自己耳朵,寻找掩体躲避即将爆发的气浪。他自己只能随手撕了点衣服布料把耳朵塞上,随后举起步枪朝炸药包射击。
砰.第一发子弹穿透包袱,只激起一小撮粉。白和硝酸铵都不是什么易爆物品。
第二发撕裂了衬衫布料,硝酸铵颗粒像沙漏般缓缓漏出。
第三发——轰!!!
爆炸的冲击波像一记重拳砸在所有人胸口。隧道顶部的尘埃暴雨般倾泻而下,而那堵墙……
在硝烟中露出了一个狰狞的、参差不齐的洞口。j-12维修通道内的黑暗正无声地凝视着外来之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