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bingyy.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李爱国此刻颇感为难。前世的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军事杂志狂热追随者,对未来火炮发展方向了如指掌。
  然而,诸多先进技术的实现,需要与之匹配的工业技术水平作为支撑。
  沉思片刻,李爱国在脑海中仔细筛选出一些在当下年月能够推进的技术。
  “我观看了今天的实战演习,发现 54式榴弹炮操作起来颇为困难,需五个战士协同作业才能完成。倘若装上液压驱动装置,炮管的调整或许就能轻松许多。”
  “液压驱动,这技术不算复杂……嗯,的确是个妙法,我怎么就没想到呢。”周总工眼前一亮,手中的笔“刷刷”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来。
  李爱国提出的这两点建议,乍一听不像是正统的专业军工技术,带着几分“野路子”的味道,却有着四两拨千斤的奇效。
  这年轻人,简直就是一座宝藏啊。
  周总工写完后,不着痕迹地给陈部长递了个眼色。
  陈部长心领神会,开口问道:“爱国同志,今日大家都兴致颇高,你就别藏着掖着了,还有什么想法,一并讲出来吧。”
  李爱国佯装没留意两人的小动作,夹起一筷子大白菜,边吃边说:“75山炮的地位难以被取代,即便要被替代,也只会是被 85mm团级轻野战炮所替换。
  苏械师在实际运用中并非那么完美,有时候卡车在复杂路况下,不见得比骡马跑得快。
  咱们可不能因小失大,丢了西瓜捡芝麻。”
  这话一出口,原本热闹的食堂渐渐安静下来。
  陈部长听后,陷入了沉思。
  近些年来,军工领域有人提议摒弃以往缴获的 m1919式 75毫米山炮、日本四一式 75毫米山炮、九四式 75毫米山炮等。
  这些可由骡马拉拽的山炮,计划全部换装为苏联制式火炮。七机部内部对此各执一词,陈部长一时也难以抉择。
  农夫瞧了李爱国一眼,打圆场道:“爱国今天怕是酒喝多了些,老陈,孩子胡言乱语,你听听就算了,别往心里去。”
  陈部长怎会不知农夫是在护着李爱国,笑着回应:“老李啊,你可小瞧我老陈了。
  实际上,关于换装这件事,我们内部意见分歧很大,不少同志的想法和爱国如出一辙。”
  说完,他扭头看向身后的秘书,“小刘,把爱国同志的意见详细记录下来。回去后提醒我,要专门关注此事。”
  听到这话,李爱国暗暗松了口气。
  若要论及国内火炮发展曾走过的弯路,六十年代初大规模放弃山炮这一决策,着实令人痛心疾首。
  在后续的两场战争中,因缺乏这种坚固耐用的山炮,我方甚至出现过炮火被敌人压制的被动局面。
  刘秘书做好记录后,陈部长微微眯眼,接着问道:“咱们今日都喝了酒,权当说的都是醉话。你还有什么想法,尽管畅所欲言,绝无后顾之忧,不会上纲上线。”
  这话的意图再明显不过:放心大胆地讲,保证不追究责任。
  李爱国等的就是这句话,看向周总工问道:“周总,咱们目前步兵师与炮兵的编制,可有明确的规章制度?”
  “暂时还没有。”周总工如实作答。
  李爱国顺势说道:“专业合理的编制,才能切实提升部队间的协同配合度。从全国范围来看,应依据地域特点,发展两种不同类型的步兵师。南方地区,配备 75山炮与 120迫击炮.
  北方地区,则选用 56式 85加农炮与 122毫米迫击炮。
  北方的炮弹因有反装甲需求,需多装填炸药.
  南方的炮弹则要着重做好防水处理。”
  这一建议已涉及火炮编制层面。
  按常理,李爱国此举已略有越界之嫌,可在场众人不仅没有异议,反而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随着李爱国一条条建议抛出,现场气氛愈发高涨。
  陈部长此刻已然察觉,这哪是什么初出茅庐的新手,分明是深藏不露的军工大师啊。“爱国,对于炮兵编制,你还有其他想法吗?”
  李爱国明白陈部长问的是炮兵在部队整体架构中的编制安排,点头回应:“营级部队可配备 75山炮,射程达 9公里。
  该炮加上前车,全行列重量不超 1200公斤,完全能用 4 - 6匹国产骡马拖动。
  团级主要火力的迫击炮,重点发展 107mm线膛重迫击炮,射程 6公里,可由人力操作,骡马运输。
  主力压制的师级榴炮,选用 54式 122榴弹炮,全重 2.5吨,依靠卡车牵引。
  军级设立重炮兵团,配备杂式重加农炮、榴弹炮、54式 122炮以及爱国火箭炮。
  此外,可利用 130、152、122等苏式重炮,组建独立炮兵部队。
  同时,还能借助 75山炮的旧生产线,生产少量 85加农炮,组建独立的反坦克炮兵部队。”
  在李爱国的规划下,国内炮兵部队的编制蓝图逐渐清晰。
  既具备强大的火力压制能力,又不失机动性。
  既有成本低廉的山炮,又有高火力的苏式火炮。
  更为关键的是,在当前条件下,国内只需投入少量成本,便能构建起火力最为强劲的火炮编制体系。
  这种调整看似未涉及高深技术,实则属于战略层面的重大布局,其产生的效益远非发明一款新炮所能比拟。
  只不过,此类级别的调整关乎全局,牵涉全国部队,即便是陈部长,也无法擅自拍板决定。
  不过李爱国并不着急,他坚信只要上级认真研究,定能发现这种编制最契合当下国内的实际条件与形势。
  此刻的他,就像一个痴迷军事、夸夸其谈的“纸上谈兵”者,对着地图“开疆拓土”。
  但他的听众并非普通军事爱好者,而是一群足以左右国内炮兵发展走向的关键人物。
  屋内安静至极,只偶尔传来笔尖在纸面摩挲的沙沙声响。
  周总工也听得心血澎湃,忍不住继续问:“爱国,你对国内火炮技术有什么想法?”
  提到专业的技术,不能再信口开河了,李爱国变得谨慎了起来。
  “首先,要建立火炮钢冶炼标准体系,特别是太原重机的深孔加工要提速了。”
  “其次,优化苏式火炮本土化生产,建立火炮身管寿命分级制度。”
  听到分级制度,周总工忍不住打断:“这分级制度有什么具体操作方法吗?”
  “可以按照根据炮管的不同,按照2000/4000/6000发标准,一旦达到上限,必须退役。”
  周总工赞叹:“如此一来,能大大减少炸膛率。”
  陈部长不满周总工的打断,继续问:“然后呢?”
  李爱国点上根烟,继续说道:“建立火炮零部件互换性标准,这个可以参考老毛子的标准。
  重点改进反后坐装置可靠性、发展模块化定向管技术、研制车载弹药快速补给系统、发展模块化装药系统”
  李爱国一股脑的把后世国内火炮发展的重点讲了一遍。
  火炮的发展其实没有规划而言,是试错试出来的。
  李爱国所做的就是站在历史长河的上空,用一把军用铲子,将那些跑偏的支流给改回到原本的大河中。
  虽然他提出的很多东西,暂时无法验证,但是还是听得在场的人双眼放光。
  陈部长回味良久,端起酒杯笑道:“爱国不愧是能搞出近炸引信的人,作为一个业余人士,能够对火炮具备如此前瞻性的看法。学到了,学到了,你今天的这番话,给我了很大的启发,来,我敬你一杯。”
  农夫今天是真正听了天书,见陈部长敬酒,心中有些得意:瞧见了吗,这就是我学生。
  李爱国连忙谦虚一声,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这种大佬级别人物的敬酒,可是难得的机会。
  陈部长放下酒杯,看了一眼周总工:“老周啊,你们研究所好像还缺一个技术总工吧,我看爱国同志挺合适的。”
  此话一出,农夫的脸色变了。
  “好你个老陈,我好心好意来帮你,你小子还是狗改不了吃屎,竟然要抢我的人。”
  “老李,你别着急,爱国这种人材,窝在你们气象站,确实是浪费了。要是进到我们军工行业,肯定能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陈部长这会也不顾及老友的面子了,将桌子拍得碰碰作响。
  农夫看着他急赤白脸的样子,突然笑了,他看看李爱国:“爱国,给我倒杯酒。”
  李爱国领会到农夫的意思,没办法,只能站起身倒了一杯酒,双手捧着递过去:“诶,好嘞,老师。”
  “老师”
  陈部长诧异的看着这一幕,瞬间意识到了什么,身上那股气势瞬间消失了。
  “老李啊,我这辈子没有佩服过几个人,你算是半个,我佩服的就是你的眼光好啊。”
  “学生,给老陈也倒一杯,他算是你的师伯。”农夫这会也拽起来了,笑道。
  李爱国这会只能装出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站起身也给陈部长倒了一杯。
  “可惜了,可惜了。”陈部长惋惜的摇摇头,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这只不过是个小插曲罢了,食堂内的研究员们继续欢欢笑笑,一直到晚上八点钟,晚宴才算是散尽。
  陈部长回到部里面后,第一时间把秘书喊到了办公室里:“今天爱国同志的发言,你都记录下来吗?”
  “全记录了,包括您跟人争学生。”秘书回答。
  “.”陈部长摆摆手:“那段可以划掉。你把那些发言摘抄下来,我明天要见到。”
  “是!”秘书点头。
  ****
  李爱国在结束了晚宴后,又跟周总工商量了近炸引信的大规模生产计划,这才乘坐气象站的吉普车回到了四合院。
  此时已经将近晚上十点钟了。
  李爱国路过中院的时候,看到贾家还亮着灯,里面有声音传出,他急着回家也没在意。
  回到家,推开门。
  陈雪茹现在肚子越来越大,人也容易困倦,竟然趴在写字桌上睡着了。
  “怎么还没休息?”李爱国推了推她。
  陈雪茹揉了揉眼睛,看到是李爱国,打个哈欠说道:“你不回来,我睡不安稳。”
  “这不是回来了嘛,快睡吧。”李爱国草草洗漱一番,钻进了被窝里面。
  陈雪茹闭上眼准备继续睡,突然扭过头,小声说道:“今天大院里都在传易中海准备收贾东旭当干儿子的事儿。”
  “是吗?”李爱国也有些愣神了。
  在原著中可没有这一出,剧情又发生变化了?
  陈雪茹见男人感兴趣,把大院里的闲言碎语讲了一遍,李爱国也算是拼凑出事情的真相。
  事情还得从前几天说起,易中海曾数次试探贾东旭,贾东旭却不想头上再多出个活爹,所以一直装傻。
  秦淮茹也觉得易中海有所图,他们贾家才能获得更大的利益,所以易中海收干儿子的事儿,就此停摆了。(情报来自张钢柱的媳妇儿)
  易中海岂是甘心,便借着七级工的身份,在车间内,给贾东旭连续使了几个绊子。
  贾东旭因为连续犯了错误,被车间主任收拾惨了,甚至被迫在车间工人面前做检讨。
  这个时候,易中海再次出面,帮着贾东旭求了情。
  易中海给一巴掌,再给一个甜枣,将贾东旭拿捏的死死的,贾东旭只能屈服了。
  (情报来自许大茂)
  陈雪茹打个哈欠:“刚才在中院碰到三大妈,她嚷嚷着易中海前两天跟三大爷打听了收干儿子,要选个好日子,还需要什么仪式之类的。”
  李爱国想起来,刚才回来的时候,看着贾家还亮着灯,想来是两家在商议这事儿。
  “睡吧,人家的事儿跟咱没关系。”搞清楚后,李爱国顿时失去了兴趣。
  他明天还要前往208安排生产的事儿,没有时间理会这些狗屁倒灶的事儿。
  夜渐渐深了。
  第二天一大早,李爱国吃了早饭,推着自行车出门。
  刚出门就碰到了许大茂。
  许大茂贼眉鼠眼:“爱国,你知道了吗?易中海要收贾东旭当干儿子。”
  “是吗?”
  见李爱国不感兴趣,许大茂快走几步跟上:“贾东旭这孙贼上次敢搞我,我要让他知道什么叫做厉害。”
  得,这平静了一阵子的大院里,又要掀起波澜了。
  李爱国随口敷衍几句,便骑着自行车来到了208。
  208的工作效率很高,仅仅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周总工就起草了申请文件,递交到了七机部。
  因为近炸引信需要保密,所以申请文件上的名字是“大眼睛”,这是李爱国起的名字。
  周总工觉得有点俗气了,应该起个“千里眼”、“万里眼”、“百万里眼”之类超叼的名字。
  但是李爱国不听他的。
  申请文件抵达部里面后,要想最终定型,还需要经过评估。
  这评估一般耗时动辄数月,程序也很复杂。
  不过,大眼睛已经得到了陈部长的认可,只需要简单走遍程序就可以了。
  部里面忙着走程序,208忙着在全国筛选合适的工厂,李爱国也骑着自行车回到了气象站。
  进到办公室里,他代表农夫把参与研究工作的技术员和职工都叫了过来,宣布了对他们的奖励。
  老猫,因为押送配件有功,工资级别提升一级,大奖状一张。
  工资倒是无所谓,真要是为了钱,老猫也不会干这份工作。
  他在解放后,曾经有数次机会调到部委里担任领导,都被他拒绝了。
  关键是那张奖状,上面写明了他为军工作出了成绩。
  老猫郑重接过奖状,一张黑脸笑得跟菊一样,咳咳,黑菊。
  几个技术员和组长是技术人员编制,工资上调一级,但是级别保持不变。
  这类似于常见的“享受某某级别待遇”,能多拿工资,但是要想晋升,还得再努力。
  但是,这已经够那些技术员们高兴的了,毕竟每个月能多领到七块两毛钱工资。
  再说了,这次的任务因为李爱国拆分得当,跟他们往常的任务相比较,也没有太困难。
  特别是他们这次完成的是一项重要的军工任务,这种成就感,是摆弄那些谍战设备所无法相提并论的。
  当时就有好几个技术员表示以后还要继续跟着李爱国干。
  李爱国也很高兴,有了这些技术员们的支持,以后要再搞什么超越时代的设备,就方便多了。
  只是老猫感到有点奇怪:“爱国,按理说这次的首功是你的,上面怎么没有表彰啊?”
  他不提起来,李爱国还真忘记这事儿了。
  “农夫可能有别的安排吧。”
  李爱国并没有在意。
  荣誉这种事儿,是你的总归是你的,不是你的,你争也没用。
  “爱国,你这次肯定是要中大奖了。”老猫沉思了片刻,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
  这么一说,李爱国有些期待了。
  不过路要一步一步走,走得快了容易摔跟头。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吃多了不消化。
  在随后的几天时间里,李爱国协助周总工在国内挑选出十五家具备生产配件能力的工厂。
  “国营庆华工具厂(北安)
  国营112厂
  国营617厂
  沈阳51兵工厂
  国营724厂
  ”
  近炸引信被拆分成一个个零部件,李爱国将每个分部件的图纸交代保密员的手中,由保密员担任专员前往各家工厂监督生产工作。
  保密员除了要沟通生产工作外,还要负责工厂的保密工作。
  这项工作特别重大,在农夫的支持下,李爱国从气象站调取了一个行动队,行动队一共有三十名队员,个个都是久经战阵的老同志了。
  在誓师会议上,章队长阐述了具体任务,喊了声:“稍息”
  他扭头看向李爱国:“司机同志,你来讲几句。”
  李爱国目光在那些队员们的脸上滑过:“各位,这次的任务你们已经清楚了?是不是觉得很简单?”
  那些队员们神情一凛。
  李爱国接着说道:“但是,要是我告诉你们,这次的任务关系到未来几十年内,我们炮火的强度,关系到我们能不能举起铁拳,你们会怎么想?”
  队员们齐声大吼:“报告,我们一定坚定意志,绝对不允许图纸出现任何差错,以生命来保护图纸,绝对不允许泄密事件发生。”
  李爱国缓缓点头:“图纸已经被定为绝密级别,您们到了地方工厂后,一旦发现异常,可以直接就地处理。”
  所谓的就地处理,等于是具备了独立的调查权。
  这等于是给队员们配备了一面护盾。
  “致死捍卫机密!”
  “致死捍卫机密!”
  “致死捍卫机密!”
  口号声回荡在气象站的上空。
  李爱国对这些队员都很放心,在把他们派遣到地方军工厂后,便静静等待七机部那边通过申请。
  只要申请通过,就可以开工生产了,介时,李爱国也能从近炸引信项目中抽出手,集中力量研制铁路网。
  队员们在抵达地方军工厂后,迅速展开工作,李爱国和周总工坐镇京城,筹备生产准备工作。
  就在李爱国在208所忙碌的时候,易中海正喜气洋洋的捯饬了自己。
  就在两天前,易中海终于成功说服贾东旭当自己的干儿子。
  三大爷扒了一晚上的通历,今天就是这个月唯一一天的好日子。
  这可是一件大事,易中海一旦有了贾东旭这个干儿子,以后就不用发愁养老的事儿了。
  现在贾东旭还有了儿子,他等于是白捡个干孙子。
  以后贾东旭老了,棒梗再续上,他就算活到一百二十岁也不用担心养老了。
  最关键的是,贾张氏被踢回了农村,贾家的负担减轻不少。
  等再过几个月晋升考试的时候,易中海出把力,贾东旭晋升为二级工的话,这每个月的钱足够一家人,不需要易中海的接济。
  易中海等于是不用费一分钱代价,就捡到了一个养老人。
  岂不美哉。
  易中海本来邀请亲朋好友来见证他易中海有儿子了。
  但是,聋老太太却提醒他要小心谨慎,不要惹人眼。
  易中海虽不情愿,却还是听了聋老太太的意见,只是决定请几个厂领导,在家里准备简单的席面。
  易中海换上中山装,头上摸上头油,让一大妈去菜市场买一些青菜、几斤肉。
  他自己呢,背着手来到了南易家门口。
  “南易啊,今天晚上有空吗?”看到南易正在帮着梁拉娣修理电动缝纫机,易中海直接开口了。
  “是一大爷啊,快请进。”南易虽看不上易中海,不过考虑到人家是四合院的一大爷,该有的礼数还是得有的。
  易中海摆摆手,直接说明来意:“我晚上想请客,大概十五六个人吧,凑成两桌。你在家闲着也是闲着,来帮着做顿席面,磨炼一下厨艺,我也是为了你好啊。”
  听到这个,南易有些不情愿了。
  他经常帮人做席面,但是人家真给钱啊,每桌席面能挣一块钱呢。
  很显然,易中海是准备空手套白狼。
  只是南易也不好意思拒绝,只能暗暗给梁拉娣使眼色。
  梁拉娣是个泼辣的性子,才不管什么一大爷呢。
  她走上前道:“哎吆,一大爷,您真是大好人啊,知道我们家没钱,给我们家送钱来了!”
  “送钱?送什么钱?”易中海懵了。
  梁拉娣笑道:“你请我们家南易做席面,不就是送钱嘛,你这么客气,我们也不能不懂事儿。
  这么着吧,南易在外面做席面的价格是一块钱。一桌席面,您拿8毛钱得了。”
  她的意思很明显:易中海要想白嫖,就是不懂事儿。
  易中海岂能听不出来,心中直呼梁拉娣太鸡贼了。
  他有些后悔当年不该把傻柱送进去,现在只能任由南易压榨了。
  “该给钱,我是一大爷,能够短了你们的这点钱吗。”
  易中海说着话,从兜里摸出一块6毛钱递给了梁拉娣。
  “南易,这次我请的都是厂领导,等会你先到我家,斟酌点好菜式,把御菜传人的水平拿出来。”
  他叮嘱了南易一句便匆匆离开了。
  (本章完)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

限定室友(1v2)

擎苍月

战少,你媳妇又爬墙了

繁初

社死得到的男朋友

清茶与

医妾

北枝寒

影子

麦阿秋

贼老天你该死

不再恋爱(2)